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关键引擎

余晓晖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2-12-16
编者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敏锐抓住了信息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探索并长期坚持了一条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为继续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中国电子报特开辟“两化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专栏,拟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典型企业代表撰写署名文章,多视角展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成就及现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领域,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与信息集成,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下,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建设及推广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下一步亟须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工业互联网意义重大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支撑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工业互联网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在产业高端化方面,工业互联网将有效促进从微观企业生产到宏观工业经济运行的透明高效,为工业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提供支撑,对提升我国工业竞争能力,形成新的价值分工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在产业智能化方面,工业互联网连通产业链上下游,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构建资源共享的协同制造体系、智能柔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大规模定制的消费体验方式,对畅通一、二、三产融合,形成新的协同发展格局产生关键作用。

二是工业互联网驱动工业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技术,赋能于产品设计、材料研制、工艺研发、加工制造等各个工业环节,能够改变传统主要依赖理论推导、实验科学的创新范式,通过数据挖掘、建模仿真、软件定义将极大提高产品、材料与工艺的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目前,尖端材料研发、新型医药研制、工艺创新与零部件结构设计等领域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我国具有数据资源的天然优势,发展工业互联网将有助于加速我国工业科技创新,并有望实现基础短板领域突破。

三是工业互联网带动绿色低碳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时监测、动态优化与全局协同能力在供能、用能两端都将发挥出核心支撑作用。在供能侧,数字技术将有效支撑清洁可再生能源供电和消纳能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变;在用能侧,数字技术将成为工业生产、城市运行等各领域能耗、排放监测、优化与循环利用的关键基础。未来,预计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可为全社会带来15%~40%的碳排放减少。

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基架梁基本完成、应用成效日益彰显、产业生态不断壮大、转型动力持续增强,成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实践。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从破土萌芽的起步发展期,进入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由试点应用向规模推广持续迈进,发展水平已走在国际前列。

(一)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建设全面推进
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网络、平台、安全并行推进,建设规模及水平居全球前列。纵观国际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发达国家与我国同步启动工业互联网相关战略实施,我国侧重政府引导、场景牵引、供给侧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体系化布局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驱动不同信息化阶段的工业企业共同转型。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性、广覆盖的网络设施,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19.5万家;构建双跨综合型、行业/区域特色型、专业技术型平台体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赋能企业超过160万家,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口;打造体系化、协同化、高效化的安全体系,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已监测覆盖全国31个省级平台,显著增强工业企业防范信息风险的能力。

(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不断彰显
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持续推进,实现“点-线-面”全方位应用发展态势,应用渗透率快速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创新模式持续涌现。在企业层面,研产供销服各环节单点应用持续深化,并向全环节综合集成延伸,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多种新模式新业态,加速“车间-工厂-企业”的全层级数字化变革,构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工厂。在行业层面,工业互联网与行业知识融合加速,制造业龙头积极推动自身工厂应用向行业上下游延伸,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广泛赋能石化、汽车、电子等45个国民经济大类。在区域层面,工业互联网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转型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数据汇聚和资源配置的赋能作用,面向工业园区、示范基地、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有力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我国工业互联网聚焦融合性、前沿性技术加快创新,“政府引导+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进模式取得显著成效。自2019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规模化突破了网络、平台、安全一批工程化技术项目,实现从1到N的产业推广突破。在技术创新方面,数据采集处理、TSN先进网络、异构协议解析、时序数据库、工业智能算法、标识解析软硬件等实现突破,支撑带动产业界涌现出一批市场化的特色解决方案和产品。在公共服务方面,通过搭建运行监测、技术创新、大数据管理、标识管理、网络验证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有力加速了创新技术从“实验室验证-小规模商用验证-大规模推广”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工业互联网供需双方匹配能力,构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日益优化
我国从产业生态、创新载体、产融融通等多方面统筹谋划,构建多元融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产业生态方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持续壮大。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2300家,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持续壮大,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760亿元。创新生态方面,我国推动建设19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推广中心,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开展技术创新验证,加速融合技术工程化与产业化进程。产融生态方面,资本市场对产业支持力度加大,产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领域A股上市企业逐年保持提升,2021年A股新上市企业首发募资额约437.16亿元,692家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超1100亿元。

新时期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以“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目标方向,整合各方资源,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融合应用、集成创新为主线,着力推进工业知识筑基提升、着力突破数据利用瓶颈、着力营造互补合作生态,兼顾发展与安全,在更高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一是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依托试点示范、上云工程等,培育一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注重标杆企业试点的共性方法提炼与宣传推广,形成规模化普及带动作用。持续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准、方法、路径的研究,研究制定行业融合应用指南,加强重点行业创新探索的引导。深化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落地,推动面向政府与产业共性服务的创新探索,提升区域数字化转型水平。

二是以融合技术领域为突破点,强化场景驱动的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加强工业互联网与新兴技术融合研究,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AI、+区块链”融合方案,依托促进中心开展技术公关验证,加快技术创新与工程化验证。深化工业互联网特定场景的集成技术研究,聚焦协同研发、数字样机、设备运维、质量检测、能耗优化、生产追溯、企业数字驾驶舱、智能服务等场景,突破数字技术与研发设计、工业控制、企业管理等工业技术融合瓶颈,打造一批可产业化复制推广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三是着力健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技术路线、产品谱系、产业链图谱,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实现从基础硬件、核心软件到关键系统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突破,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配套产业,鼓励发展数据生产与加工、软硬件系统适配检测、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第三方评估监理等相关产业,加速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配套服务能力。

四是推进工业知识数字化建设,提升工业软件创新突破水平。面向高端工业软件的核心模型瓶颈,深化知识工程建设,引导工业企业联合信息技术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沉淀转化一批专家知识库、生产工艺包,改进提升工艺知识的开发、封装、交互与使用方式,降低工业知识利用门槛。加强工业APP发展,加快基于核心模型和数字化工艺包的高价值工业APP创新,培育一批工业知识数字化工程师,提升工业软件创新发展能力。

五是建设推广工业数据空间,建立健全数据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与规则,不断完善工业数据空间架构设计,组织搭建面向行业应用场景的工业数据空间测试床,开展可信应用示范,为工业数据流通探索技术、经济与管理可行方案。壮大可信工业数据空间生态链,鼓励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数据服务商,形成一批工业数据集合工具库,强化工业数据挖掘利用水平。

六是持续壮大各方协同产业生态,建立需求导向的跨界合作机制。大力发展联盟、协会、学院等组织,为产学研用金各方主体开展跨界合作搭建平台,引导不同主体间开展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引导不同能力的平台企业、服务商企业开展合作,构建基于平台的创新解决方案服务生态,提升工业互联网服务水平。




来源:中国电子报微信公众号


校  审 | 陈  力、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征集遴选工作
数字化转型专家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